歡迎來~這美麗新世界♪──菓葉A遺址

前往網站
撰文/林亭妏 (2019/09/18) 

  你會為了什麼而航向未知的旅程,來到未知的島嶼呢?
 
  想像一下,距今5000-4000年前,正值全球性大海退時期。原先海平面以下的土地紛紛露出,在澎湖沿海形成寬廣的潮間帶,清晰可見的魚蝦貝類在淺礁裡嬉戲,一旁若無其事的海藻微微擺動著綠褐色的身姿。碧藍如黛的海洋、生機蓬勃的海岸吸引不少飛鳥駐足覓食;不僅如此,聽說澎湖群島有一樣神秘石材「橄欖石玄武岩」,更是製作石器的優良材料。
 
  對這片美麗的新世界心動了嗎?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於是臺灣西南部的史前人,在澎湖天然資源誘惑下,攜帶著簡單日用品與食物,便不畏艱難的穿越海峽,來到澎湖準備發大財……呃,不是!是打算做季節性或短期採收啦。
 
  這群熱血青年是誰呢?

 
  事實上,這批擁有神級航行能力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在臺灣、澎湖以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都有他們的足跡,考古學家將其文化,稱為「大坌坑文化」或「粗繩紋陶文化」,澎湖群島以「菓葉A遺址」作為此文化期之代表。
 
  菓葉A遺址年代距今約4800-4600年前,位於澎湖馬公本島西北岸的沙丘,僅出土一大坌坑文化層,且各個文化堆積地點範圍較小、彼此不相連,推測此時的聚落較小,可能是短期營地。 
 
  大坌坑必備良物
 
  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當一位稱職的大坌坑文化人呢?首先,日常使用的陶器要以裝飾「粗繩紋」為主,象徵著放蕩不羈的硬派性格。對於陶器捏塑成什麼形狀不需特別講究,能用就好的極致精神,使陶器的器型都十分單純,口緣小、縮頸、圓鼓腹,以帶矮圈足為主,變化不多。
 
  此外,他們也多才多藝,懂得利用刻劃、彩繪的方式裝飾陶器。少量「細繩紋」陶器的出土,暗示著與之後來到澎湖的人群(細繩紋陶文化人群)有承接關係。
 
內文圖片
 
  悠遊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澎湖海岸,聽到此起彼落、咯咯作響的敲擊聲,那是用「凹石」與「石錘」敲砸貝殼,一飽口福的美麗樂章。當時不僅採集潮間帶的貝類,也將魚類、海藻類作為主要食物來源,雖然不是山珍,但有海味~鮮度破表的潮間帶貝類,如蟹守螺、鐘螺和蠑螺等等,以及少量「魚骨」、「海龜骨」及「鹿骨」,可知飲食上偏重海岸資源。另外,也採收或種植某些根莖類植物。
 
內文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出土之「貝鋸刀」,目前考古發現數量特別稀少。經研判後是以黑星寶螺的外唇齒部位製成,反應出靈活運用海洋環境資源的生活文化。
 
 內文圖片來源:黑項鍊蟹守螺Clypeomorus humilis/草蓆鐘螺Monodonta labio labio/珠螺Lunella coronate/黑星寶螺Cypraea tigris
 
內文圖片   征服海洋新勢力
 
  此一階段,澎湖與其他地區之間並無明顯的交易行為,主要還是初來乍到的大坌坑人群,在澎湖做短時間停留和開採,也許身邊僅帶著簡便的陶器,如需其餘石器工具則在當地製作即可。
 
  如果從更大的空間脈絡加以檢視,澎湖大坌坑文化除了與臺灣西南海岸地區的史前文化密切關連外,與中國廣東沿岸遺址在文化特徵上也有一致性,包含同樣出土飾以粗繩紋、劃紋及彩繪的陶器,凹石和網墜等,依賴採食魚貝類為主的生業模式等。
 
  因此關於他們如何在臺澎地區、中國東南,甚至於大洋洲發展遷徙,及可能是現代南島民族的祖先等諸多討論,菓葉A遺址都可以提供有力的線索,讓我們對於該文化人群有更深入的了解。
 
 
 
  參考資料
  1. 臧振華,〈地下出土的澎湖古史〉,《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澎湖縣文化中心,1989年,頁 63-102。
  2. 臧振華,〈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居民對環境的認知與資源利用〉,收入邱斯嘉、臧振華編,《考古學與永續發展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2013年,頁 237-260。(中、英文版)。
  3. Tsang, Cheng-hwa,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