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澎湖,最對味──鎖港遺址

前往網站
撰文/林亭妏  (2019/09/18)
 
 
  揹起沉重的行囊,阮欲來去台北打拼,暫且把視線收進手機螢幕,以免隨著一站站離別風景,慢慢沸騰起思家的心緒,這些是北漂游子們熟悉的場景。在這個人人做功德的慈悲世代,習慣了異地的空氣與土壤,要踏上歸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今有北漂,古有「澎漂」
 
  新石器時代中期,受到澎湖天然資源的吸引,由臺灣移入澎湖發展的一群人,姑且先稱他們為澎漂族吧!他們日漸熟悉澎湖自然環境,產生了「回不去了」的瑞凡思維,從此定居下來,在澎湖各地形成大聚落。考古遺物上能見到,當時對食物資源有更多元的開採,漁獵工具呈現由沿岸發展至近海之生業模式。同時,也依賴與鄰近地區進行交易。
 
    澎漂族使用的陶器,以裝飾細繩紋為主流,故這時期的文化稱為「細繩紋陶文化」。他們聚落在澎湖群島廣泛分佈,是澎湖最主要的史前文化,其中以「鎖港遺址」最具代表性。鎖港遺址年代約在距今4700-4300年前,出土大量文化與生態遺物,以及四座墓葬,反映此遺址是長期的聚落遺存,而非臨時性營地。

    那些定居的小日子
 
  每個澎漂都有一顆溫柔的心,他們以纖細繩紋按壓陶器表面,就連陶器的胎質都十分細緻。另外也有少數籃印紋、彩繪等裝飾技法,口緣形式變化多,並開始出現高圈足,故在製作、工藝與文化表現上,與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的粗繩紋陶器有所不同。但以陶、石器的特徵而言,兩文化也有不少相似之處,學者推測可能有先後發展的關係。


內文圖片


  在陸地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大海如同擁有豐富食物的冰箱,等著他們上前取用,此時的澎漂族,對於海域累積了一定程度的知識,使得捕魚並非難事。於是「網墜」和「魚鉤」的重要性日漸上升,取代了石錘和凹石這兩類與採集貝類有關之工具,說明此時經濟活動重心,逐漸從沿岸或潮間帶轉移至海洋。 
  從生態遺留中,也能觀察到此階段較早期大坌坑文化,對周遭自然環境資源更廣泛的開採。除了出土各式貝類、海洋生物骨骸外,獸骨和鳥骨的比例顯著增加,代表飲食資源更趨豐富,往海陸大餐邁進了一步呢!
 
內文圖片

 
  史前貿易好朋友:澎漂與家鄉
 
  根據學者研究鎖港遺址的陶器成分與玉製品原料,發現這些並不產於澎湖當地,可能由臺灣輸入;而玄武岩石材(或石器粗胚)則由澎湖輸出至臺灣。甚至福建東南沿海若干遺址的文化內涵,也與澎湖細繩紋陶文化的遺物有相近之處。因此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澎湖群島可以說相當熱鬧,澎漂族廣泛地在群島內外進行交易,特別是和臺灣西南沿海地區有頻繁的交流活動。
 內文圖片
  值得關注的是,澎湖屬於細繩紋陶文化的遺址中,如鎖港遺址和赤崁B遺址,出土具有稻穀和稻梗印痕的陶片。雖然間接指出當時利用穀類作物的狀況,但資料過於零散且不足,對於稻米在澎湖群島的栽種行為或是種屬問題無法進一步具體討論。
 
  然而學者初步推測,細繩紋陶文化之所以結束在澎湖約三百年的生活,原因在於:臺灣本島已發展新的農業資源,生業型態轉變成以農耕為主,而澎湖受限於天然環境,無法生產稻米或小米等穀類作物,故人群逐漸向臺灣遷徙,最終放棄在澎湖的聚落。也就是說,這群澎漂族又搬回自己的家鄉惹,是不是跟近年來,返鄉就業的人潮很像呢?直到距今約4200-4000年前,才又有少數臺灣西南部史前人於澎湖短暫停留,稱為素面紅陶文化期。
 
參考資料
 
  1. 吳意琳,〈4000年前都蘭灣的穀類使用證據〉。「史前館電子報」第330期(2016年),https://beta.nmp.gov.tw/enews/no330/page_01.html,2016年9月1日上線。
  2. 臧振華,〈地下出土的澎湖古史〉,《澎湖開拓史學術研討會實錄》,澎湖:澎湖縣文化中心,1989年,頁 63-102。
  3. Tsang, Cheng-hwa,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