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製造,品質保證㊣ ──南港遺址和石器製造場(2)

前往網站
撰文/林亭妏 (2019/09/19)
 
  現今臺灣推出「一鄉一特產」來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如鶯歌陶瓷聞名遐邇,素有臺灣景德鎮之稱,而花蓮壽豐鄉出產的豐田玉更是令遊客愛不釋手;然而,大家知道4000年前澎湖七美以什麼產品打響名號嗎?又是如何運送至臺灣,甚至可能橫越臺灣海峽,到達福建南部地區?產品在臺灣又發展出什麼新風貌?以下為您揭開史前玄武岩石器貿易體系的神秘面紗。
 
  熱騰騰!剛出爐的打製石鋤 
內文圖片   七美石器製造場相當專注於生產「長方形打製石鋤」,可以說是史前七美島特色產品。考古學家更進一步發現,產出的數量遠超過當地使用需求,且風格與形式呈現高度標準性,或許出自於專業化石匠之手。實際上,南港遺址出土的石鋤也以打製的為主,磨製者甚為稀少。
  在石器製造場出土之石鋤,大多粗糙且殘破,僅是打造出器物原型,完整者想當少;由此可知,多數完整石鋤粗胚已運往南港遺址,或臺灣西南部等其他地區,做進一步修整處理。
 
  漂洋過海運石器:由產地到您手中

  目前考古證據顯示,南港遺址與石器製造場的年代最早可追溯至距今4500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期,並延續至細繩紋陶文化期。這群大坌坑文化的居民擁有良好的海上航行技術,得以開採與利用遠距離資源,同時對於特殊石材的分佈有豐富的知識。因而從臺灣西南部渡海而來,長年生活在七美島開採玄武岩石材,並以製造石器為業。久而久之,石器生產量非常龐大,七美島逐漸成為了史前石器供應中心。
當時人類是用什麼航行工具,才能在海上暢行無阻的呢?目前雖然沒有確切的史前船隻證據在臺澎地區出土,但學者推測史前人可以利用竹子編筏,再掛上帆布,藉由風力航行於海上,將玄武岩石器運往澎湖其他島嶼和80公里遠的臺灣西南沿海一帶,如臺南網寮、牛稠子和南科各遺址,以及高雄鳳山地區之潭頭、林家村和鳳鼻頭遺址等,甚至可能到達140公里外的福建南部東山島。
 
 內文圖片
  七美品牌打入臺灣市場

  七美島的打製石鋤,到了臺灣西南部以後,變化出各種類別的石器,如長方形石鋤、石鏟和石刀等等。多樣化形制與原先單一石鋤器類有很大的區別,且製造方式以磨製為主、打製者不多,顯示七美打製石器運銷來台後,又再進行加工處理。另一方面,臺灣西南部少數遺址亦有出土未加工的玄武岩石材,所以具備在臺灣本島製造玄武岩石器的可能性。
 內文圖片
 石器毛坯(T0210124)出土於南港遺址。
內文圖片斧鋤形器(左:T9700016;右:T9700017)出土於臺南科學園區右先方遺址,已澎湖橄欖石玄武岩製成,通體精磨。

  蝦咪,幕後總公司在臺灣?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坌坑文化與細繩紋陶文化期的臺灣西南部,各類玄武岩石器之形制與風格十分接近,故學者研判這些石器可能出自於相同的作坊。當時在臺灣西南部地區,或許有一個加工或製造澎湖玄武岩石器的作坊,負責集中處理這些遠道而來的產品。

  從區域角度來看,臺灣西南部沿海可能有一個總公司,是整個石器貿易體系的中心。由他們派遣專業化石匠,經年駐守在七美島,負責製造石器原型,並將打製好的粗胚或石材運往臺灣進一步處理,之後再進行島內貿易。因此,澎湖七美島的石器製造活動,僅代表貿易體系的一部分,然而其中環環相扣的運作模式,充分體現史前人具備高端的企業管理能力,令現代人不容小覷。
 
參考資料
  1. 臧振華,〈臺灣新石器時代早期居民對環境的認知與資源利用〉,收入邱斯嘉、臧振華編,《考古學與永續發展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2013年,頁 237-260。(中、英文版)。
  2. 臧振華,〈澎湖七美島史前玄武岩石器工業與其貿易體系〉,收錄於劉益昌主編,《臺灣史前史專論》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15年,頁59-82。
  3. 臧振華、洪曉純,〈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發現和初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期刊》,第72卷第4期(2001年),頁889-940。
  4. Tsang, Cheng-hwa,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