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澎湖! 漢人的初來乍到──蒔板頭山A遺址

前往網站
撰文/林亭妏 (2019/09/19) 

  漫步在澎湖白沙鄉的聖托里尼紅沙灘,落日餘暉將海岸邊的崗哨小屋點綴的如夢似幻,一旁的海崖佈滿綠色植被,對比著波光粼粼的湛藍大海,令人暫時忘卻塵世中的煩惱。

  這裡是澎湖鮮為人知的秘境,也是蒔板頭山A遺址的所在。 
 
  漢人是何時抵達澎湖生活的呢?

  根據目前考古證據顯示,漢民最早來到澎湖拓殖的年代大約在唐末或唐宋之間,甚至可往前追溯至唐代中期。這些人群並非突然大量地出現在澎湖群島,而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蒔板頭山A遺址」的發掘充分反映該現象,以及當時漢人在澎湖的生活樣貌。

  蒔板頭山A遺址擁有四個文化層,橫跨史前時代至歷史時代,是探訪澎湖土地史的良好教室。這次主要介紹兩個歷史時期文化層,出土了大量漢文化遺物與生態遺留,幫助我們了解唐末到宋元時期的漢人如何在澎湖自營生計。
 
  人煙稀少的下部歷史層

  年代較早的下部歷史層,時間介於唐宋之間,出土的遺物基本上數量、種類皆不如上部歷史層多,且沒有發掘出房屋遺構。學者推測發掘出的食器和盛器可能只是漁民的隨身物,也就是說唐代末年之後,中國東南沿海的漁民將澎湖當作臨時性的漁業基地或休憩地,成為了拓殖澎湖的契機。
 
內文圖片
茶青色釉碗(T0095004)
內文圖片
陶網墜(T0089465)
作為捕魚用的沉子,結附在漁具下方。

   人潮雲集的上部歷史層

  年代較晚的上部歷史時期文化層,時間約在南宋至元末明初,出土許多中國陶瓷器、鐵器、石器、房基遺構以及生態遺物,顯示澎湖地區於南宋時代逐漸形成長期或定居式聚落。值得一提的是,陶瓷遺物數量大且種類繁多,經判定大多為福建地區窯場所生產,反映此時澎湖與中國沿海商販貿易頻繁之榮景。

  除了陶瓷器以外,「元祐通寶」、「元豐通寶」為遺物中罕見的北宋錢幣,說明了漢人開始拓殖澎湖地區的年代,最遲不晚過北宋。
 
內文圖片 
  工商興販,以樂其利

  受限於地理環境,澎湖居民以捕魚和採貝為主要的生業方式,並且到了南宋時期,也相當仰賴與中國沿海進行交易來獲得所需的物資。可以想見當時澎湖海域的航海活動十分頻繁,一部分是由於澎湖與中國東南部有更多商旅往來,另一部分是這片水域為中國對外貿易的航線之一。

  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唐代以後中國海外貿易蓬勃發展,許多沿海城市成為貿易大港,因此來往臺灣海峽的船隻不可勝數。到了宋元時期,漢人移居至澎湖的人數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商販經濟更為發達,《島夷誌略》中提及「工商興販以樂其利」極有可能就是在描述此情況。明朝時,澎湖水域成為中菲貿易的重要航線,大量的中國絲綢與陶瓷等貨物,經由澎湖海域運往菲律賓和南洋。

  整體來說,澎湖群島從史前到歷史時期的拓殖開墾,並不僅侷限於島上人群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適應關係,還涉及澎湖在更大的區域體系中,人群的移入與移出。透過代表不同文化年代之考古遺物,輔以歷史文獻資料,得以呈現澎湖拓殖史千年以來的人群生活圖像。
 
  參考資料
  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澎湖內垵中屯歷史考古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
  2. 臧振華,〈從考古證據看漢人的拓殖澎湖-兼評澎湖為宋元貿易轉運站說〉,《臺灣風物》,第37卷第3期(1987),頁77-98。
  3. 臧振華,〈台灣海峽水下考古的重要議題〉,《石璋如院士百歲祝壽論文集:考古‧歷史‧文化》,宋文薰、李亦園、張光直主編,臺北:南天書局,2002年,頁329-348。
  4. Tsang, Cheng-hwa, Archaeology of The P'eng-Hu Island, Taip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