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推薦!恆春史前人的貝殼饗宴──鵝鑾鼻第二遺址
前往網站撰文/林亭妏(2020/01/03)
蔚藍的蒼穹下,佇立著高挑純白燈塔,吸引不少網美攝影留念。珊瑚礁形成奇峰怪石、密生的熱帶植物,巧妙地引領遊客進入鵝鑾鼻的碧海藍天。然而,來到鵝鑾鼻公園除了飽覽大自然風光,拍拍照、打打卡外,還可以遙想過去史前人在此地自由生活的模樣。
「鵝鑾鼻第二遺址」位於鵝鑾鼻公園內,燈塔西側的珊瑚礁石灰岩平台。年代距今約5200-2500年前,出土遺物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文化遺物包含石器、陶器、骨器和玉器等殘件,以及數量龐大的自然生態遺留,如貝殼、龜甲、海洋魚類、陸地哺乳類動物,和少數鳥類骨骼等。
貝貝自由配,餐餐都超值
由於臨海之天然環境,鵝鑾鼻史前居民的日常飲食十分依賴海洋資源,其中「貝類」更是重要食物來源。考古學家在該遺址發掘的海洋貝類,經研判多達三十五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史前人的餐桌上,最常出現哪些味道鮮美的貝殼吧!
蠑螺先生,字主餐,號貝中諸葛,為了鵝鑾鼻史前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響噹噹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主要是這些史前住民們超愛吃蠑螺,愛不釋手的程度逼近珍珠奶茶在日本颳起的旋風。出土貝殼九成以上都是蠑螺科貝類,包含夜光蠑螺、銀口蠑螺和圓蠑螺等等,是極推薦的主餐首選。
其中,「夜光蠑螺」備受矚目,為蠑螺科中體型最大者,一手掌握並不容易,在淺水珊瑚礁附近能看見他們的蹤跡。除了螺肉可食用,史前人也發揮巧思,將殼體和口蓋製成各式工具使用(好吃又實用的夜光螺 @史前恆春半島居民),因此可以說是把身心靈全然奉獻給史前人的高CP值貝殼!感恩蠑螺,讚嘆蠑螺~(膜拜)。
當代夜光蠑螺持續出現在人類生活,雖然躲不掉身為食物的宿命,但其珍珠層是製造裝飾品、珠寶之材料,只是螺體沒有史前出土的巨大。
◆神級美顏:骨螺
骨螺家族的親朋好友非常多,高矮胖瘦一應俱全,且不論身型和顏色,各個擁有超高顏值,是鵝鑾鼻第二遺址中第二暢銷的貝殼餐點。該遺址鑑識出的骨螺科物種以「岩螺」為主,如紫口岩螺、柯岩螺和黃齒岩螺等,這些依然是近年來,恆春半島最常見的骨螺貝類,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岩石區。
◆保育級海味:硨磲
硨磲在鵝鑾鼻史前貝殼熱銷榜中,佔據了第三名的位子。硨磲殼體十分厚重,雙殼彼此咬合,殼上有強放射肋及凹槽狀麟片。有時考古出土的硨磲殼上,帶有切鋸和修磨痕跡,表示是用來製作成物品的貝料或廢料,有機會加工成貝珠、手環等裝飾品。在當代,硨磲殼除了當成珠寶原料外,經燒製亦可做為包檳榔使用的「白灰」。
更有趣的地方在於,硨磲通常牢牢附著於淺水或深水的礁岩基底,人們必須潛入水中、以重力敲擊才能獲取,因此如果遺址出土硨磲,代表當時人類可能已具備游泳潛水的技能喔!
此外,硨磲貝在國際上已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華盛頓公約)的保育管理名單。臺灣僅台東、澎湖縣政府,將硨磲公告為保育對象,禁止捕撈,但盜獵事件仍層出不窮。
◆雙喜臨門:紫雲蛤
紫雲蛤科中的「紫雲蛤」,中國稱為「對生蒴蛤」,和硨磲一樣是該遺址常見的雙殼綱貝類。棲息於淺水沙岸,殼體有密生的強放射肋,與同心圓狀的生長紋相交。殼表面呈黃白色,微微透出粉紫色澤,殼內面後緣有深紫色斑。
◆蛇蠍美人:芋螺
芋螺,貌美如花的程度不輸骨螺,因色彩斑斕而深受收藏者喜愛。多棲息於潮間帶的珊瑚礁,螺體呈倒錐形,殼表平滑,花紋變化多端。史前人喜歡將芋螺頂部製成貝珠,其殼體經切鋸,利用自然弧度也能做成亮麗的貝手環。 由於芋螺是肉食性動物,狩獵時會從口部射出毒箭(矢狀齒舌),讓獵物昏暈麻痺活體,因此捕捉活體芋螺時,需小心謹慎。然而,如果你已經點了芋螺配餐,用不著反悔,因為煮熟的芋螺是可以食用的!
吃貨史前人,衝擊生態環境?
欣賞完鵝鑾鼻史前人精彩的貝殼菜單,有沒有想立刻衝去海產店,點一盤香噴噴的炒螺肉大塊朵頤呢?不過在消費的同時,須顧及與生態之間的平衡,才能讓地球環境永續發展。實際上,過度捕撈海洋資源,造成生態衝擊,並非現代人的專利。
在鵝鑾鼻第二遺址的案例中,考古學者發現史前人對蠑螺炙烈的愛,可能將它燃燒殆盡。距今約2500年前,人類生活於鵝鑾鼻地區的最後時期,採貝活動集中在較少物種上,且蠑螺採收量急遽減少。推測極可能是為了因應人口增長,長期密集採收蠑螺,導致可用資源快速枯竭;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史前人類陸續遷出鵝鑾鼻,造成人口減少,所需的貝類資源不如以往豐富。無論如何,整個聚落在兩千多年前,告別了熟悉的鵝鑾鼻,前往下個新天地。
參考資料
蔚藍的蒼穹下,佇立著高挑純白燈塔,吸引不少網美攝影留念。珊瑚礁形成奇峰怪石、密生的熱帶植物,巧妙地引領遊客進入鵝鑾鼻的碧海藍天。然而,來到鵝鑾鼻公園除了飽覽大自然風光,拍拍照、打打卡外,還可以遙想過去史前人在此地自由生活的模樣。
「鵝鑾鼻第二遺址」位於鵝鑾鼻公園內,燈塔西側的珊瑚礁石灰岩平台。年代距今約5200-2500年前,出土遺物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時代文化層,文化遺物包含石器、陶器、骨器和玉器等殘件,以及數量龐大的自然生態遺留,如貝殼、龜甲、海洋魚類、陸地哺乳類動物,和少數鳥類骨骼等。
貝貝自由配,餐餐都超值
由於臨海之天然環境,鵝鑾鼻史前居民的日常飲食十分依賴海洋資源,其中「貝類」更是重要食物來源。考古學家在該遺址發掘的海洋貝類,經研判多達三十五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史前人的餐桌上,最常出現哪些味道鮮美的貝殼吧!
A.豪華主餐
◆宇宙大滿足:蠑螺蠑螺先生,字主餐,號貝中諸葛,為了鵝鑾鼻史前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響噹噹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主要是這些史前住民們超愛吃蠑螺,愛不釋手的程度逼近珍珠奶茶在日本颳起的旋風。出土貝殼九成以上都是蠑螺科貝類,包含夜光蠑螺、銀口蠑螺和圓蠑螺等等,是極推薦的主餐首選。
其中,「夜光蠑螺」備受矚目,為蠑螺科中體型最大者,一手掌握並不容易,在淺水珊瑚礁附近能看見他們的蹤跡。除了螺肉可食用,史前人也發揮巧思,將殼體和口蓋製成各式工具使用(好吃又實用的夜光螺 @史前恆春半島居民),因此可以說是把身心靈全然奉獻給史前人的高CP值貝殼!感恩蠑螺,讚嘆蠑螺~(膜拜)。
當代夜光蠑螺持續出現在人類生活,雖然躲不掉身為食物的宿命,但其珍珠層是製造裝飾品、珠寶之材料,只是螺體沒有史前出土的巨大。
B.人氣配餐
單點主餐還意猶未盡嗎?沒關係,加點以下四種鮮味料理,滿足您挑剔的味蕾:◆神級美顏:骨螺
骨螺家族的親朋好友非常多,高矮胖瘦一應俱全,且不論身型和顏色,各個擁有超高顏值,是鵝鑾鼻第二遺址中第二暢銷的貝殼餐點。該遺址鑑識出的骨螺科物種以「岩螺」為主,如紫口岩螺、柯岩螺和黃齒岩螺等,這些依然是近年來,恆春半島最常見的骨螺貝類,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岩石區。
◆保育級海味:硨磲
硨磲在鵝鑾鼻史前貝殼熱銷榜中,佔據了第三名的位子。硨磲殼體十分厚重,雙殼彼此咬合,殼上有強放射肋及凹槽狀麟片。有時考古出土的硨磲殼上,帶有切鋸和修磨痕跡,表示是用來製作成物品的貝料或廢料,有機會加工成貝珠、手環等裝飾品。在當代,硨磲殼除了當成珠寶原料外,經燒製亦可做為包檳榔使用的「白灰」。
更有趣的地方在於,硨磲通常牢牢附著於淺水或深水的礁岩基底,人們必須潛入水中、以重力敲擊才能獲取,因此如果遺址出土硨磲,代表當時人類可能已具備游泳潛水的技能喔!
此外,硨磲貝在國際上已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華盛頓公約)的保育管理名單。臺灣僅台東、澎湖縣政府,將硨磲公告為保育對象,禁止捕撈,但盜獵事件仍層出不窮。
◆雙喜臨門:紫雲蛤
紫雲蛤科中的「紫雲蛤」,中國稱為「對生蒴蛤」,和硨磲一樣是該遺址常見的雙殼綱貝類。棲息於淺水沙岸,殼體有密生的強放射肋,與同心圓狀的生長紋相交。殼表面呈黃白色,微微透出粉紫色澤,殼內面後緣有深紫色斑。
◆蛇蠍美人:芋螺
芋螺,貌美如花的程度不輸骨螺,因色彩斑斕而深受收藏者喜愛。多棲息於潮間帶的珊瑚礁,螺體呈倒錐形,殼表平滑,花紋變化多端。史前人喜歡將芋螺頂部製成貝珠,其殼體經切鋸,利用自然弧度也能做成亮麗的貝手環。 由於芋螺是肉食性動物,狩獵時會從口部射出毒箭(矢狀齒舌),讓獵物昏暈麻痺活體,因此捕捉活體芋螺時,需小心謹慎。然而,如果你已經點了芋螺配餐,用不著反悔,因為煮熟的芋螺是可以食用的!
吃貨史前人,衝擊生態環境?
欣賞完鵝鑾鼻史前人精彩的貝殼菜單,有沒有想立刻衝去海產店,點一盤香噴噴的炒螺肉大塊朵頤呢?不過在消費的同時,須顧及與生態之間的平衡,才能讓地球環境永續發展。實際上,過度捕撈海洋資源,造成生態衝擊,並非現代人的專利。
在鵝鑾鼻第二遺址的案例中,考古學者發現史前人對蠑螺炙烈的愛,可能將它燃燒殆盡。距今約2500年前,人類生活於鵝鑾鼻地區的最後時期,採貝活動集中在較少物種上,且蠑螺採收量急遽減少。推測極可能是為了因應人口增長,長期密集採收蠑螺,導致可用資源快速枯竭;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史前人類陸續遷出鵝鑾鼻,造成人口減少,所需的貝類資源不如以往豐富。無論如何,整個聚落在兩千多年前,告別了熟悉的鵝鑾鼻,前往下個新天地。
參考資料
- 李匡悌,〈再看三千年前臺灣南端的漁撈和採貝〉,《藍色運動:尋回臺灣的海洋生物》,第三屆臺灣海洋環境大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1999年,頁162-174。
- 李匡悌,〈從鵝鑾鼻考古遺址談古環境之衝擊〉,《地球科學園地》,第16期(2000年),頁14-23。
- 李匡悌,〈人類採集影響史前貝類族群的改變:以台灣南端鵝鑾鼻第二遺址發掘為例 〉,《考古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邱斯嘉、臧振華主編,中研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2013年,頁329-373。
- 藍子樵,《食用貝類》,臺灣省立博物館,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