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史前貝殼!恆春古環境大揭密

前往網站
撰文/林亭妏(2020/01/20)

  史前垃圾坑中的廢棄貝殼,竟然成為考古學者認識古生態環境的大功臣?還能判斷史前人採收貝類的季節?沒有說空話,真的有這麼神奇!這次帶領大家,開箱恆春各遺址的貝類遺留,了解考古研究如何重建貝殼生長環境,並揭露史前聚落的採貝人生。
 
  考古遺物百百種,為何選擇貝殼呢?

  貝殼埋進土壤,過了幾千年依然完好如初,是研究過去的好幫手。他們有自己記錄環境資訊的方式,但並非像現代人一樣拿著筆認真抄寫,或在鍵盤上打字。關鍵在於,貝殼成長時所分泌的碳酸鈣殼體,會受到當下「水溫」與「水域環境」的影響;更精確的說,水體環境的「碳氧同位素」值,會連帶影響生長中的貝殼同位素組成,如同將環境資訊即時寫入殼體。因此,透過高科技儀器的協助,比對其碳氧同位素數據,考古學者方能解讀貝殼歷史本文。

內文圖片
貝類殼體穩定碳、氧同位素數值與環境的關聯示意圖。
林怡美、米泓生、李匡悌,〈穩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地質》31-2,2012,第66-68頁。
 
  檢測貝殼遺留,可以了解史前生活?

        或許很多人疑惑,我們得到這些貝殼資料,究竟跟史前人有什麼謎樣的關聯。簡單的說,人類採收和享用鮮美貝類的當下,代表貝類死亡、停止生長的時刻;反之,如果能透過檢測貝殼,知道這個時間點是何時發生的,便可以判斷當時史前人採收貝類的季節。有點像法醫鑑定死亡時間,讓膠著的案情露出一線曙光!這是讓我們了解史前聚落如何適應自然環境,並發展出一套臨海生業模式的重要依據。

        例如,藉由氧同位素分析龜山遺址的貝類樣本,發現史前人採集貝類的時間主要集中在秋冬至隔年春夏之間,尤其春夏之交最喜歡採收大蜆和紅樹蜆;而夏天至秋季,或許因安排其他生業活動,而較少去岸邊撿拾貝類。同時這樣的採貝行為,也反應了龜山文化長年在此地生活的聚落型態。
 內文圖片
龜山遺址出土的蜆。
李匡悌,《恆春半島的人文史蹟》,2002,地82頁。
內文圖片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的夜光蠑螺(T0198522)
看文物:夜光蠑螺
(利用碳氧同物速檢測,沿著貝類生長的方向取樣,可提供貝殼生長時的環境年際變化。 )

  貝殼遺留透露古水域環境的秘密?

  氧同位素值的變化,說明了在一定的水環境中,季節水溫的差異;而碳同位素則是受控於不同水體環境,能辦別貝類是生長在淡水、河海交界處或是海水中。因此結合兩種同位素的數據,能讓我們更進一步的認識古水域環境。如考古學家挑選墾丁遺址的七枚貝殼,進行碳氧同位素檢測,包含金口蠑螺、銀口蠑螺、圓蠑螺、帘蛤及櫻蛤等等,並將數據分佈與今日海淡水環境相比較,發現櫻蛤與帘蛤明顯棲息於海河口的環境,其他五個樣本則是生長在海洋環境。

  欲了解古今水域環境的變遷,「現生貝類」亦是不可或缺的要角。將墾丁遺址出土貝類,與現今周圍海域的現生種相互比對,會發覺有諸多雷同,表示從過去到現代,墾丁水域生態環境無巨大變動。值得一提的是,該遺址發掘出「蜆」和「錐蜷」等淡水貝遺留,但在附近溪流卻沒有這些貝類的蹤跡,可能是史前人由外地帶入;或因地質環境改變,影響了史前聚落運用天然資源的方式,並受到過度採集而絕跡,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內文圖片 
  整體而言,貝質遺留揭秘了早期人類採貝與季節之關聯,以及貝類棲息的古代環境。小小的貝殼,竟有如此巨大的功能,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同時要注意的是,雖然灰坑中的貝殼,通常是史前人於當地採集的產物,但仍需考量食用之外的可能性,比方說貿易交換行為,不盡然都反映當地的古環境紀錄。
 
參考資料
  1. 李匡悌,〈從碳氧同位素分析論古代台灣貝類採集與古環境的意義〉,《新世纪的考古学 : 文化、区位、生态的多元互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頁107-162。
  2. 李匡悌,〈人類採集影響史前貝類族群的改變:以台灣南端鵝鑾鼻第二遺址發掘為例 〉,《考古學與永續發展研究》,邱斯嘉、臧振華主編,中研院-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2013年,頁329-373。
  3. 李匡悌、米泓生、林怡美,〈穩定同位素分析在考古學研究上的應用〉,《地質》,第31卷第2期(2012年),頁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