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現場】唐代廁所大觀
前往網站 考古人員於一座唐代墓葬中發現一件廁所造形的唐三彩,讓今人得以一窺唐代廁所的樣貌。從三彩的製作技術推測,年代應在7世紀未至八世紀初,屬武則天晚期。這座廁所與現代蹲式廁所相去不遠,方形的圍牆內有一方形蹲坑,蹲坑前斜立著一塊長條瓦片,防止穢物流到坑外。廁所有門沒有鎖,怎麼辦呢?蹲坑面對著門,門上有一方孔,讓如廁的人能看到門外的情況,如果發現有人靠近可以即時出聲告知門內有人,免去別人誤入廁所的尷尬。
與這件三彩伴出的其他人俑苗條,與一般印象中唐代女子的豐腴體形大不同,這是因為豐腴為美的審美觀是唐玄宗開元年間之後才出現的。
唐三彩屬釉陶器,由於是低溫繞成所以質地疏鬆、耐水性差,是標準的「中看不中用」,加之以具毒性的鉛釉上彩,因此唐三彩都做明器(也就是隨葬品)使用,不過也因為如此,所以它的造形可以不顧實用性,盡情地玩造型設計。唐三彩的發展在武則天至安史之亂前達到高峰,之後長期的社會動蕩,人們都自顧不暇,何況陪葬品,因此它逐漸退出歷史,即便宋至明代仍製造三彩,但品質均比不上唐三彩。
原載於痞客邦南無考古大菩薩,2012年10月26日發佈。
與這件三彩伴出的其他人俑苗條,與一般印象中唐代女子的豐腴體形大不同,這是因為豐腴為美的審美觀是唐玄宗開元年間之後才出現的。
唐三彩屬釉陶器,由於是低溫繞成所以質地疏鬆、耐水性差,是標準的「中看不中用」,加之以具毒性的鉛釉上彩,因此唐三彩都做明器(也就是隨葬品)使用,不過也因為如此,所以它的造形可以不顧實用性,盡情地玩造型設計。唐三彩的發展在武則天至安史之亂前達到高峰,之後長期的社會動蕩,人們都自顧不暇,何況陪葬品,因此它逐漸退出歷史,即便宋至明代仍製造三彩,但品質均比不上唐三彩。
原載於痞客邦南無考古大菩薩,2012年10月26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