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考古現場】神秘的熊像

前往網站
  一位已過世的丹麥考古學家Meldgaard在1950年代,於加拿大東北Igloolik遺址的火塘中,發現一個長3.4公分、以海象牙雕刻而成的無頭熊像。熊像斜靠在火塘後壁上,它的姿勢看起來好像準備跳水,只是跳進的會是火塘而非水中。這個雕像當時並未引起Meldgaard的注意,直到現在丹麥國家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Danmark)的學者重新檢視Meldgaard留下的日記、照片及記錄,才發現它的重要性:它讓我們了解1000多年前的Dorset人(即前因紐特人)如何看待人與動物的關係。當年Meldgaard在Igloolik遺址附近還發現另一尊直立熊像,半身埋在碎石中,碎石下方是個火塘,彷彿這隻熊想從火塘中爬起。
 
  這兩尊與火塘伴出的熊雕像絕非巧合,學者認為這反映了某種儀式。火塘在世界許多文化中,都被視為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扉。Dorset人相信萬物有靈,將動物視作與人共生共存的伙伴,熊及其他動物甚至扮演著溝通人與神靈的角色。熊與人類的密切關係並不只見於Dorset文化,這是許多前現代文化的共有特徵,例如西伯利亞岩畫中常見熊的圖像,以及在北極地區也出有許多帶頭或無頭的熊像。在西伯利亞,這種刻繪熊跳入及起身動作的圖像與復活儀式具有關聯。熊之所以被賦予與其他動物不同的特別地位,可能因為牠是少數能穿梭在海陸兩種環境的動物之一,另種說法則是人與熊會依情況互換「獵補者」與「被獵者」的角色。這兩尊雕像讓我們看到,這種儀示首次出現在傳說及岩畫之外的地方,它「活生生」地呈現出某種宗教信仰。

  兩尊熊像反映的不只是宗教觀,可能還反映出Dorset人的生死觀。學者從刻意斷頭的熊像,以及Dorset墓葬中很少見到完整的骨架,反而以零散不全的骨頭為多推測,Dorset人可能會肢解死者的屍體,並讓它們散落在海中或原野上給其他動物吃,如同現在西藏及尼泊爾人的天葬習俗一樣。若真如此,這等於解釋了,為何考古學家在格陵蘭及加拿大的極區很少發現當時的墓葬。
 
原載於痞客邦南無考古大菩薩,2012年11月28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