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在堅硬的玉石器上穿孔呢?

撰文/吳巧文 (2019/05/16)
 
  今年的考古生活節帶大家體驗以氣球桿為乾燥黏土片穿孔,但古代人沒有汽球棍,需要穿孔的也不是相對柔軟的乾燥黏土片,那他們是怎麼在堅硬的石頭、玉器上留下孔洞的呢?

  關於這些玉石器的製作方法,我們除了可以從清光緒十七年(1891)李澄淵的〈玉作圖〉一探端倪之外,觀察玉石器本身也可以得到不少線索。

  最早出現的方法是距今約8000-6000年的「桯(ㄊㄧㄥ)鑽」,也就是是實心鑽,所使用的工具是像錐狀的石頭,或是以瑪瑙、火山燧石等製作的箭頭。用這些工具在欲穿孔處,如同鑽木取火ㄧ般不停的轉動,來磨耗石材,這樣製作出來的孔洞中心最深四周漸淺,呈喇叭口狀。

內文圖片
  到了距今5600-5200年左右,長江中下游的凌家灘開始出現以竹子、動物肢骨等管狀物作為工具,並搭配水及金鋼砂、石英等材質的「解玉沙」加以研磨穿孔。戰國時期以後,隨著鑄鐵業成熟,便可自由地製造各種尺寸的鐵質管具。另一方面,鐵較竹、骨更不容易磨損,所磨製的孔洞也越來越圓。

  以管狀物穿孔時,通常會採用雙面分別磨製的方法,避免直接穿到底部,而使底部壓力過大、洞口周圍的器表剝落,這種技法被稱為「雙面管鑽」。以此種技法製成的孔洞,會在中心交界處留下突出的環狀,被稱為「旋截中線」,所取出的核也會有同樣的特徵。從出土的玉核可發現,大多數的孔無法兩面對齊,但由於管狀物的厚度使然,內核還是可以順利地被取出,形成乾淨俐落的孔洞。 

內文圖片
  史前人在堅硬的玉石器上穿孔的方法大致上以這兩種方法為主,這些功能性強的孔,雖然不及周圍華麗的刻紋引人注目,但卻更容易在這裡發現製作者留下的小小訊息! 


延伸閱讀:

  • 方建能、黃士強、錢憲和,〈臺灣史前玉器的工藝製作技術〉,《史前琢玉工藝技術》,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03年,頁103-130。
  • 陳仲玉,〈台灣史前的玉器工業〉,鄧聰主編,《東亞玉器》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1998年,頁336-349。
  • 連照美,〈台灣卑南玉器研究〉,鄧聰主編,《東亞玉器》I,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1998年,頁350-367。
  • 劉益昌,〈臺灣史前時代玉器製造與資源控制〉,《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東亞考古的新發現》,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013年,第199-236頁。
  • 鄧淑蘋、張麗端、蔡慶良,《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