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實用的夜光螺 @史前恆春半島居民

前往網站
撰文/吳巧文 (2019/07/25)
 
  夜光螺的正式名稱為「夜光蠑螺」,牠們棲息於印度洋、太平洋的淺海珊瑚礁區,是蠑螺科中最大型的一種,且肉可食用。
 
內文圖片
巨大夜光螺,殼體直徑可達20公分以上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在距今3000-3500年前新石器時期的恆春半島鵝鑾鼻及龜山的史前居民不僅僅取夜光螺肉食用,還將牠的殼製成各種民生用具,例如貝匙、網墜、魚鉤,甚至連螺的口蓋也製成貝刮器,完全不浪費。接下來我們就藉由鵝鑾鼻第二遺址的遺物來一探究竟吧!
 內文圖片
若僅為了取螺肉食用,擊破殼頂及殼腹即可。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內文圖片
殼體被剝除,僅存殼頂及中軸的夜光螺。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這件是以夜光螺殼肋較平滑的部分所製成的「貝匙」,所使用的殼體面積較大,一端窄一端寬,並打除螺肋的高凸處,是件半成品。因形狀像湯匙而稱之為貝匙,實際用途目前無法確認。
 內文圖片

夜光螺貝匙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介於墾丁史前文化相至鵝鑾鼻第四史前文化相之間。
 
  而同樣由夜光螺殼體製成的「網墜」則是採用螺肋的部分,螺肋較為厚重,且為長條狀,將所需的部分打剝下來後,在末端刻磨出一圈凹槽或凹缺方便繫繩。推測這類型的網墜是捕魚時綁在漁網下緣增加重量,使漁網得以順利張開並下沉的工具。
 
  雖然現今捕魚的魚網上也有類似功能的網墜,但在鵝鑾鼻史前人佔據末期,兩縊形網墜的數量急遽減少,代表隨著時間的推移,史前居民捕魚的策略產生了變化。
 
內文圖片
夜光螺兩縊型網墜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新石器時代晚期,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
 
內文圖片
網墜使用方法示意圖(筆者繪)
 
  出土各種樣式的「魚鉤」,大致可分為「J形」及「V形」,同樣使用螺肋的部分為材料,但將部分螺肋打除,經學者推測可能都是半成品。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的貝製魚鉤數量並不多,無法具體說明使用時的方式。
 內文圖片

夜光螺單件式魚鉤(J形)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
 
內文圖片
夜光螺單件式魚鉤(V形)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鵝鑾鼻第三史前文化相。
 
  殼體、螺肋都被使用到了,附著螺肉的口蓋當然也不能錯過,口蓋呈扁橢圓體,微凹面為貝肉貼附處,另一面呈凸圓弧狀,史前居民會將微凹面打剝,製成「貝刮器」,打剝出的銳利面可以做為刮削及切割之用。
  
  「貝刮器」是臺灣地區最常見的一種貝器,不只在鵝鑾鼻,綠島、琉球群島、以及熱帶印度太平洋珊瑚礁地區的遺址都有出現,且在鵝鑾鼻第二遺址中各時期的文化層也都有它的身影。 
內文圖片
貝刮器
鵝鑾鼻第二遺址出土
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鵝鑾鼻第三至第四史前文化相。
 
  看了那麼多貝殼再利用工具,不由得佩服起史前居民的想像力。夜光螺雖然如此萬用,然而從鵝鑾鼻第二遺址中,也可發現夜光螺在不同時代的消長,史前鵝鑾鼻的居民長期大量的採集夜光蠑螺,至末期時夜光螺的生長速度跟不上需求量,導致產量急遽減縮,迫使末期居住於鵝鑾鼻的居民生活模式須做出調整。
 
  由史前的夜光螺遺留,我們不僅僅看到史前居民善於利用資源,也可以發現需求大於供給時,過度的採集而未使生態有喘息空間時,勢必會對後世的子孫造成巨大的影響。
 
參考資料:
 
1. 李匡悌,〈從鵝鑾鼻考古遺址談古環境之衝擊〉,《地球科學園地》,第16期(2000年冬),頁14-23。
 
2. 李匡悌,〈論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的蠑螺遺留〉,《珠江三角洲與臺灣地區考古─近年來的新發現和新評估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東南亞考古研究室主辦,2001年,頁1-12。
 
3. 李匡悌,《恆春半島的人文史蹟》,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2002年。
 
4. 李匡悌,〈從碳氧同位素分析論古代臺灣貝類採集與古環境的涵義〉,《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北京:紫禁城,2006年,頁107-162。